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倡導大家集體保護環境
生活污水主要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水,通俗地講,就是人們洗衣、做飯、洗澡、排便等過程產生的污水。
生活污水可根據不同來源分為三類:一是洗滌用水,比如洗衣、洗澡過程中大量使用洗滌劑、沐浴液等,這些用品中含大量有機氮、有機磷,如不加處理排到環境中,尤其是排到湖泊中,很容易造成湖泊富營養化,導致赤潮或水華,比較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青島滸苔暴發事件,以及云南滇池和安徽巢湖水華現象;二是人們排出的糞便和沖廁用水,不加處理排到環境中,如再被人們利用,容易造成腸道疾病,危害健康;三是廚房用水,含大量油脂、蛋白質和淀粉物質,如排入下水道后不經處理,會在厭氧菌作用下,生成惡臭物質,不僅影響空氣質量,還會滋生蚊蠅,誘發傳染病。
作為污染源頭之一,近年來,生活污水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趨勢。究其原因,專家認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生活污水也隨之增加,甚至已成為水污染的zui大“公害”之一。當前,很多大城市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已不堪重負,亟需增設。
近年來,我國政府將大量資金投入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希望控制和消減水中污染物。但大多數人并不清楚,我們排出的生活污水究竟流向了哪里,經過了怎樣的處理。我們排出的生活污水一般經過下水管道收集起來,再輸送到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承擔了處理生活污水的主要責任。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生活污水基本能達到排放標準,便可排到環境中了。如后續還要作為中水再次利用,應經過消毒等步驟,去除寄生蟲和病原菌。
大多數人似乎感受不到再生水的存在。其實,再生水一般用于市政景觀用水,比如草坪灌溉用水,一些新建小區使用再生水沖廁所等。合理使用再生水可節省水資源,但人們對此認知較少,更談不上利用,這和宣傳科普力度不夠有關。
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污水的制造者,幫助治理生活污水自然也是責無旁貸。專家指出,生活中應做到以下幾點:節約用水。學會節約用水,就能減少生活污水的排放。比如選擇省水的馬桶、洗衣機、水;洗澡時,如環境不太冷,在擦身、涂浴液時暫時關掉水;將洗菜、淘米和洗臉后的水用來澆花草,既省水又能起到肥料作用;吃完飯立刻刷碗,用少量洗滌劑就可洗凈,沖洗起來也省水。
少用含磷洗滌劑。如生活污水中氮、磷元素含量高,后續處理難度就會增大。因此,呼吁人們選購有環境標志的無磷、無鋁清潔劑。生活中,熱水、米湯、堿面、玉米粉、小米粉等均有去油去污效果,洗碗時可用它們代替洗滌劑。
油脂別亂倒。高油脂比較難于處理,如減少油脂、剩飯剩菜這些物質在生活污水中的含量,將*降低污水處理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