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開發區(高橋街道)三村村的新菊農場,田間地頭到處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在道路一側是麥穗飄香、等待收割的金黃麥田,另一側則是剛剛從大棚里“轉移”到大田上定植的杭白菊秧苗。
“等這片麥田收割完成后,這塊田也會像對面那塊田一樣,經過麥田翻耕起弄一體化作業后,種滿移栽過來的杭白菊秧苗。”5月29日,桐鄉市道地杭白菊—小麥新質糧經輪作模式創新與示范現場觀摩會開上了三村村的田間地頭,來自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領導、專家,桐鄉市農業農村局以及區街相關部門負責人等共同參加了此次活動。
“這里是我們基地今年剛剛建好的現代化杭白菊育苗和種植大棚。”在擺滿了杭白菊秧苗的“空調房”大棚里,新菊農場負責人、嘉興源升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新平向前來觀摩學習的嘉賓介紹起了杭白菊扦插育苗技術。
一個多月前,扦插進育苗基質中的一盤盤杭白菊幼苗,由機器陸續運輸到配置了多種自動化設備的“空調房”大棚中。通過智能設備調控大棚內的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等因素,潘新平精心打造適宜杭白菊生長的最佳環境,這是他持續推動杭白菊品質化、規?;N植的最新試驗。
為了生產品質更好的桐鄉“土特產”杭白菊,四年前,潘新平來到三村村,開始了道地杭白菊品種培育、機械操作、智能加工、深度開發一體化之路。但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必須要種植糧食作物,為了符合這一要求,潘新平的探索方向開始朝著輪作模式前進。
地處杭嘉湖平原腹地的桐鄉,稻作文明源遠流長,水稻自然而然成為輪作模式中糧食作物的首選。然而,杭白菊通常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進行扦插育秧,在5月底至6月初完成定植,10月底至11月中下旬迎來采摘期;而晚稻的生長周期為每年的6月初至11月中下旬,不巧與杭白菊的生長期正好重疊了。
如何解決杭白菊與水稻生長“撞檔期”“爭土地”難題?還是要從農作物的選擇上找到突破口。
經過多次對比篩選,嘉興市農科院聯合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現代農學院、桐鄉市農業農村局、桐鄉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以及嘉興源升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最終決定用小麥替代水稻,采取小麥和杭白菊兩季輪作的方式種植,創新性開展桐鄉市道地杭白菊—小麥新質糧經輪作模式創新與示范。
在該模式下,每年6月份到11月份,杭白菊可以平穩度過種植期與采摘期;而從12月一直到來年5月,則是專屬于糧食作物小麥的生長期和收割期。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防止除草劑對后茬杭白菊產生藥害殘留影響,并且保障杭白菊能在5月底順利進行移栽定植,技術專家在小麥生長周期特地采用了肥藥減量栽培技術。與桐鄉當地小麥生產平均用肥量相比,新菊農場基地上杭白菊后茬小麥的施肥數量減少了50%,除草劑更是實現全生長周期“0”使用。
“目前通過我們團隊針對桐鄉市道地杭白菊—小麥新質糧經輪作模式創新與示范的不懈探索,杭白菊鮮花畝產量可以達到770公斤,小麥畝產量則為384.5公斤,全年畝產值超8000元,經濟效益比傳統稻麥輪作模式翻一番。”在觀摩會現場,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高級農藝師郎淑平用一組數據,直觀地向現場嘉賓和記者展示了開展菊麥輪作新模式以來的成效。
除了在經濟效益上實現了重要突破外,新模式的生態效益也逐漸顯現。郎淑平介紹道,由于“桐鄉市道地杭白菊—小麥新質糧經輪作模式創新與示范”實行“旱-旱輪作”,且全生長周期未施用除草劑,能夠充分穩定土壤結構,保持土壤肥力,減少雜草危害。
色玉白、氣清香、味甘醇、花型美,近年來,新菊農場經全產業鏈機械化加工后的杭白菊朵菊“秋之桐”,正在以高品質逐漸贏得市場認可。
能夠收獲“色香味形”兼備的道地杭白菊,離不開農業專家們在技術和工藝上的創新。土壤改良、良種培育、菊麥輪作、大棚種植,為杭白菊的產量提供了堅實的硬件保障;古法烘焙、機械化加工,則為杭白菊的完美品質保駕護航。
技術上的突破創新,讓桐鄉“土特產”插上新質生產力的“翅膀”,實現傳統杭白菊產業振興,不斷向現代化農業高質量發展邁進,推動穩糧增效,為農民增收再添助益。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