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一咣,種地不慌!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作為農業科技的集成和大規模應用重要載體,農業機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礎,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即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裝備支撐,在提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方面效果顯著,為我國糧食產量穩步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的投入,已成為世界農業機械制造和使用大國。目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3%,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農業機械總動力超過10.78億千瓦,農機裝備總量接近2億臺(套)。農業機械裝備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已經形成65個大類、4000多個機型品種的產品系列,主要經濟作物薄弱環節“無機可用”問題初步得到解決。
誠然,也要看到農機裝備短板弱項依舊不少,如在北方平原地區,我國農業機械裝備應用范圍廣,南方丘陵山區應用范圍受限;高端裝備技術水平與國外的差距亟須縮短,部分關鍵核心技術、重要零部件、材料受制于人,部分高端機具主要依賴進口等。為此,近日召開的全國農機裝備補短板暨農業機械穩鏈強鏈工作會議,為提高農機裝備水平、推進農機裝備補短板和農業機械穩鏈強鏈工作走深走實指明了方向。
為了加力補齊四川省農機裝備短板,加快打造全程全面高質高效 “ 天府良機”,持續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服務水平、智能水平和綠色化水平,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四川省加力補齊農機裝備短板加快打造全程全面高質高效“天府良機”行動方案(2023—2025年)》(簡稱《方案》),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 天府糧倉” 、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提供裝備支撐。
《方案》提出了主要目標,到2024年,農機裝備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農機裝備產業園區分批啟動建設,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5000萬千瓦以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3%;到2025年,完成“天府良機”產學研推用一體化布局,農機裝備產業園區和農機裝備創新載體平臺建設穩步推進。平原地區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5100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5%。
目前來看,我國農機裝備在烘干、倉儲、加工等糧食產后環節的機械化率有待提升,果、茶等經濟作物依然“無機可用”,以及部分關鍵核心技術、重要零部件自給率不足等方面。《方案》提出,到2025年,水稻機械化插秧、玉米精量播種、油菜收獲等重點領域重要環節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農機裝備短板弱項顯著改善,為省農業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
為完成主要目標,《方案》明確了9項重點任務,逐步實現“機器換人”,包括加快凝練薄弱環節農機裝備需求、搭建農機裝備創新平臺、聯合攻關短板機具核心共性技術、打造農機裝備產業集群、推進全程全面機械化協調發展、提高農機服務能力、推進農機基礎設施建設等。
在加快凝練薄弱環節農機裝備需求上,《方案》提出,將構建“ 政府+市場”“科研院所+裝備制造企業+實體用戶”需求凝練機制,動態發布四川省現代農業薄弱環節農機裝備需求目錄清單,同時實施“ 天府良機” 集智攻關,支持引導省內外優勢科研團隊和企業針對需求緊迫的共性關鍵技術開展聯合攻關,加快“樣品機”和“首臺套”下地入田試驗示范,逐步實現“機器換人”。
在聯合攻關短板機具核心共性技術方面,《方案》要求積聚“ 產學研用” 優勢力量整合省內外優勢研發團隊,集智攻關制約現代農機裝備發展的丘陵山地動力裝備關鍵技術與整機開發等關鍵核心共性技術,創新科技機制體制,引導農機企業持續增加研發投入,加快研發推廣“油改電” “電代油” 農機裝備,研發制造推廣一批適宜化、綠色化、智能化先進實用農機,其他重點任務詳見附件。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