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糧集團旗下飲料類上市企業中國食品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2019年銷售總額達到171.72億元,同比增長9.7%。近幾年,國內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促進了消費升級,食品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對于食品企業而言,則在迎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在智能制造這一環境下,建造智能工廠成為企業“彎道超車”的機遇。
《中國制造2025》 提出后,人們逐漸認識到智能化、數字化生產的優勢。因此近幾年,國內智能技術呈現飛躍式發展,人工智能、
機器視覺、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不斷發展,并應用到食品機械中。食品機械制造業正在逐步走向智能化,將帶動食品工業的轉型升級。
那么,在食品生產中,智能工廠的建設具有哪些優勢呢?首先,智能化技術能實現更好的人機交互,從而讓設備的操作功能得到更好的優化,有利于對生產情況進行良好的調整。其次,智能設備能對生產信息進行自主解析,不需要過多的人工參與,因此能極大地減少生產的人力成本。此外,智能設備之間具有更好的協作能力,生產環節連接更緊密,效率更高。
智能食品機械是裝備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數據顯示,在“十二五”期間,國內智能食品機械的年增長率將保持在25%以上。例如在食品包裝領域,機器人技術的應用率從9.5%增加到了17.4%,增長速度可謂極其迅速。尤其是碼垛機器人、分揀機器人的出現,極大地解放了人力勞動,工作效率和運行精準度也非常高。
隨著智能生產的優勢不斷凸顯,越來越多的食品加工企業開始建造智能工廠。國內某休閑零食生產企業的瓜子產線就是智能生產的代表產線之一,據悉,該產線的瓜子采用全自動流水生產線。產線上不僅包括了自動加工機械,還有包裝、運輸、裝箱等智能設備,實現全流程自動控制,生產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
國內某乳制品也實現了智能化生產。據介紹,該企業將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到了乳制品生產的各個環節。例如在擠奶環節,該企業采用了轉盤式擠奶設備,多重工序幫助檢驗原奶品質。在灌裝環節,智能灌裝設備能完成每分鐘200多包的包裝任務;在碼垛環節也采用了碼垛機器人,能代替60名工人的工作量。
智能生產這一場“革命”也蔓延到了調味品生產企業,湖南長沙某醬油生產企業近兩年著力于推動工廠的智能化轉型,利用全自動化制曲、溫控、充氧、發酵、壓榨、殺菌、包裝等設備建成了醬油的智能生產線。該產線實現了生產過程自動化、管控控制數字化,產線上的操作工人從600名減少至200余名,人力成本大大降低。
智能機械的不斷發展為食品工業提供了更強大的生產力,推動產業內新的生產模式出現。未來,隨著市場進一步發展,食品行業集中度還將有所提升。因此,行業內企業要想不被市場淘汰,就要優化生產模式,通過智能設備的應用,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使企業在面臨市場變化時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
我要評論